权威资料来源:《统领万岁军 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》
1947年8月的一天,梁兴初来到哈尔滨一座俄式风格的小楼,在一名参谋的引导下走了进去。推开一扇办公室门时,只见罗荣桓正坐在桌后,而林总则在屋里踱步打转。
梁兴初一到,东野的两位领导都挺轻松的,罗荣桓还笑着问他早餐吃得咋样,平时不太爱笑的林总也拿出自己的黄豆招待他。
三个人打了个招呼后,罗荣桓把这次找到他的任务告诉了他,东野正打算组建十纵,他们商量过后,决定让梁兴初做十纵的副司令。听完两位领导的说法,梁兴初突然站起来,直接拒绝了这个任命。
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里,梁兴初可是挺有自己特色的那一个,这位后来在朝鲜战场上带领万岁军的英勇将军,可惜却经历了一个凄苦的童年。
梁兴初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贫困家庭,父亲是当地的篾匠,平日里每天早出晚归,辛勤劳作,可一家人仍然常常吃不饱饭。六岁那年,他就得上山砍柴,帮着父母干些零碎的活儿。
虽然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天似乎还不眷顾他们,几年后,梁兴初的父亲得了病,起初他一边继续干活一边治疗,还省吃俭用,把梁兴初送去读书。
可他的病情一天天变差,梁兴初也只得放下学业。那时候家里的情况已经糟糕透了,父亲的病把家里欠了不少账,为了帮家里扛过难关,梁兴初就到一家铁匠铺当学徒去了。
梁兴初自小身体挺瘦弱的,到了铁匠铺后,他每天都得早点起床,除了挥锤敲铁,他还得帮老板干一些零零碎碎的事,甚至还帮人看孩子。
身材瘦弱的他每天都做不完师傅交代的活,结果经常挨师傅骂打。有时候忙完之后,还得拎着打好的器具沿街叫卖。
那年冬天,梁兴初提着工具跑遍了一个又一个村庄,冷得又饿得,他最终在一个牛棚里晕倒。幸亏有人及时发现,否则他就倒在那儿,可能就没命了。
这样的苦日子并没有打倒梁兴初,经过不断的锻炼,他把身体练得结实,这种生活也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。
慢慢地,梁兴初依靠自己的手艺,在铁匠铺里站稳了脚跟。可当他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当个铁匠时,一次要工资的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。
一年端午节那天,梁兴初偶遇母亲,心里想着好久没回家了,便想买点粽子带回去孝敬父母。于是他请求师傅先提前发点上半年的工钱,没想到师傅立刻脸色大变,动手又骂了几句,最终把他给赶出了铺子。
多年之后,身为广州军区副司令的梁兴初回乡看望母亲,铁匠铺师傅的老婆得知情况后,吓得赶紧让人送了30块钱给他。
梁兴初没有计较当年的事,反而还请了老板娘和她儿子吃了一顿饭。毕竟要不是铁匠师傅把他赶走,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。
被赶出去以后,梁兴初回想起自己那苦涩的童年,心里对穷苦人的苦难生活挺不满意, fate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。从那时起,他下定决心投身革命,靠着自己的本事,一点点在革命队伍里崭露头角。
自从投身红军以来,梁兴初一直是队里的猛人,干了好多年,战场上冲杀不断,为了革命多次负伤。有一次,一颗子弹从左脸腮穿过,击中了他的头部,让人胆战心惊。
虽然伤势很重,梁兴初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指挥,直到战斗胜利结束,他才倒在地上一头栽倒,昏迷了三天三夜。凭借坚强的生命力,他硬是挺了过来,大家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,都叫他“铁打的梁兴初”。
靠着自己的拼劲儿,梁兴初迅速展露头角,他的英勇也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,那就是林总和罗荣桓。
在东北野战军那个年代,林总的威信可是毋庸置疑的。凭借着出色的才能,再加上他那有点怪异的性子,即使是东野那些个猛将们,在他面前也得乖乖地表态,恭敬得很。
只有梁兴初例外,他参加红军没多久,便被调到林总所在的红1军团。林总平时不爱和部下或同事打趣,但在梁兴初当上1军团侦察连长时,两人相处得特别投缘,林总还专门给他起了“梁猴子”的绰号。
之后,梁兴初在林总手底下干了好多年,从反围剿到长征,再到平型关,最后在东北一块儿干活,俩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深厚。梁兴初在林总面前也一直挺放得开的,没有架子。
罗荣桓也是梁兴初的老上司,不光如此,梁兴初在红军的时候还听过罗荣桓讲过课。后来,梁兴初因为一些事差点被处死,幸亏是罗荣桓连夜赶了几百里路,把他给救了出来。
这层关系让梁兴初对两位老领导都格外尊敬,林总和罗荣桓也都很清楚梁兴初的本事。这么一来,当他拒绝十纵副司令的职位时,林总和罗荣桓也都没怎么生气。
其实那会儿梁兴初拒绝的理由也挺直接的,他就是喜欢当“鸡头不当凤尾”,当场跟林总等人说,要嘛让他当十纵司令,要嘛就让他回一纵当师长。
林总他们都挺清楚梁兴初的性格,那人认准的事儿一般都不会变。琢磨了一番后,林总就答应了他的请求,决定让他当十纵的司令。
当时对于东野来说,组建十纵可真是头等大事。1947年,东北的局势突然变得很不一样,蒋介石把杜聿明调走了,让陈诚担起了东北军政的重任。
中央和东野都认定这是个绝佳的机会,决定趁机展开战略反击。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推进,林总得需要一支能够应对各种艰难任务的钢铁般的部队。有了这个想法,组建十纵的计划也逐渐提上了日程。
交给十纵的队伍自然不是普通的部队,在三个整编独立师中,作为主力的独一师和独三师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。
他们的前身可是红军时期的老牌子,后来又加入了三五九旅,到了现在,这两支队伍历史悠久,但也难免有一些自身的问题。
正因为这个缘故,林总他们起初只打算让梁兴初当副司令,梁兴初倒是没搞那么多事,一提完条件,他就悠哉悠哉地去找刘亚楼借了点儿钱,然后就去逛了松花江商场。
没过多久,东野正式公布了组建十纵的命令,还安排好了各级干部的人选,看完自己新单位的下属名单后,梁兴初一脸傻逼,有点儿担心自己是不是配不上。
原来,东野安排的干部里,十纵里可是有一大把资历深厚的老同志。
像十纵的三个师长里,第三十师的方强可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,红军时期他就已经是军、师级干部了,后来还担任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主任。
当时梁兴初不过是个营连级干部,在抗战期间他的职位和级别跟方强比起来,简直差远了。
第二十八师的师长贺庆积也是个老革命,早在红军时期就担任师长职务,跟着部队经历了反围剿到长征,战绩可说是一路辉煌。
第二十九师的刘转连更显特别,他在红军时期不仅是师长,还被誉为红二方面军里的模范师长。到了抗日战争期间,刘转连担任359旅717团的团长,和贺庆积搭档的二十八师政委晏福生那时正是团政委。
梁兴初当时只不过是359旅的一个营长,没想到他手底下的那些师长一个个都是老红军。这才让他意识到,林总他们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直接让他当司令,十纵这个岗位确实不容易挑。
这些师长都比他资历老,红军八路军时期,他自己曾经也是这些人的手底下,现在倒成了他们的上头,要想把他们管好,可真得动点脑筋。
除了这些师长,十纵里还藏着不少经验丰富的干部,比起这些资历深的老同志,梁兴初此刻就显得没有那么底气十足。
一边呢,自个在红军、八路军那会儿的经历比起这些人确实差了点,看起来不太行;另一边啊,梁兴初还刚当上16师师长没多久,经验还不够老道。
他带着部队,虽然在夏季攻势中取得了一些战果,但整体来说,全军的战果都挺不错的,他自己的成绩就没那么突出。既没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,又缺少亮眼的实际成绩,想要把十纵带好,确实挺难的。
除此之外,十纵还遇到一个挺棘手的问题,就是在组建十纵的队伍时,像独立一师这些部队,按照以往的历史,完全有可能成为东野的主力力量。
按说,这些历史悠久的老部队早就该编进纵队里,但它们至今还挂着“独立师”的称号,原因也是因为它们的实际表现不够让人满意。
以前,作为三五九旅的老部队,它们在一些战斗里表现得不怎么理想,林总在火石岭子等战役中还曾点名批评过它们。对作战要求非常高的林总当时还说,就算它们是老部队,要是打不好仗,就让它们降级成独立师。
在十纵成立之前,罗荣桓曾说过,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还比不过东野那样的部队,所以才需要梁兴初这样的铁血猛将来带领这些队伍。
尽管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,梁兴初从不怕困难,一接到任命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。更麻烦的事是,除了前面那些问题之外,十纵还面临一个更现实的难题,那就是东野指示的十纵要在敦化这边待着。
实际上,十纵底下的部队都散布在不同地方,一个师在四平和沈阳之间,一支在吉林以北,另一支在长春的西北方。差不多所有的部队都离原来的驻地挺远的,要召集各级干部开会,可是得花不少时间。
经过几天的筹备,梁兴初克服了不少难题,十纵在1947年10月10日举行了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。平时,梁兴初不是那种喜欢多话的人,可那天他一口气说了许多话,现场的大家都觉得非常佩服。
虽说不少人都是老将军,但梁兴初表现出来的决心和人格魅力,还是让大家都十分敬重。借着这次动员,梁兴初也赢得了各级干部的认可和支持。
对这些干部来说,之前他们的部队确实挺委屈的,经过努力,终于转入纵队,大家都盼着能有所作为,想要干出点名堂。
大家在梁兴初身上都看出了希望,梁兴初也清楚光是念几句动员的话,压根带不好部队。后来那些天,他根本没空休息,把每天都用在忙活上。
梁兴初经常是白天黑夜地忙着落实部队的编制配额和装备分配啥的,凭着他的不断努力,十纵的各个部队差不多都把准备工作搞定了。
就在梁兴初拼命安排十纵的各项准备时,战局没留给他太多时间调整,东野很快发起了秋季攻势,这对十纵来说,简直是个不小的考验。
部队的指挥体系还没完全建好,三个师分散在不同地方,梁兴初一点也没怕,反倒还挺高兴的。他觉得只有上战场实打实,才能把部队锻炼得更强,把整支军队拧成一根绳子。
于是,他立马指挥十纵投入战斗,首战的二十八师表现得相当不错。虽然他们并没有担任主攻方向,但任务完成得很出色,协助友军歼灭了开原一带的敌人。
接着,他们在梁兴初的指挥下,攻占了抚顺外围很关键的据点,下章党。
二十九师在梁兴初的带领下,快速穿插到吉林和北吉林之间,把大屯那块的敌人给包围住了。接着,二十九师攻下了大屯的一个团,继续前进,最终消灭了从大屯到小丰满一带的敌人,至少损失了两千多敌军。
三十师也没让人失望,顺利攻入了长春北边的德惠县城,队伍一路冲破敌人的防线,攻到敌军指挥所在。最后,把所有守军都消灭了,还因为这劲儿,得到了总部的表彰。
十纵第一次亮相,就拿出了不错的战绩,每个下属部队都打得挺厉害,歼灭了不少敌人。虽然在秋季攻势中没有表现得最出色,但他们的进步让东野的领导们也挺满意。
可梁兴初并没有因此而高兴,他清楚十纵还得经过更多锻炼。之后在他的带领下,十纵彻底改头换面,在辽沈战役中,于黑山、大虎山一带迎战廖耀湘兵团,创造出了他们的经典战例。
十纵也算是完全打出了名头,从此成为了四野中一支坚实的铁军力量。
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