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篮现在的处境,真有点让人头疼。说实话,之前每次看到中国女篮在国际赛场上鏖战,心就跟着一紧一松——紧张于她们能不能顶住压力,松一口气时那一刻总觉得“我们底子还在”。可今年情况不一样了,那种老将带新人、稳中求进的氛围突然断了层。一边是宫鲁鸣老师顶着压力在调整队伍,另一边,新人们涌现得像雨后春笋,但能不能扛得起大旗,谁也不敢保证。
最近,韩旭宣布要去澳大利亚WNBL打球,这消息传出来,一时风声四起。有的球迷拍手叫好,说多出去见世面有助成长,有的却捏把汗——国家队备战咋办?你说这不是两难嘛!事情就像班里成绩还不错的两大“尖子生”,有一个要去外地集训,剩下那几个小伙伴一下子就没了主心骨。对集体的影响,怎么看都不小——不仅是场上的配合,还是那种“你在就不怕”的安全感。
再说李月汝,这几年她常驻美国打WNBA,高水平锻炼没错,可就是因为这样,中国女篮阵容始终缺个最有分量的内线选手。就拿今年七月深圳亚锦赛来说吧,那场比赛李月汝没回来,结果我们女篮只拿了第三名。赛后球迷的讨论声简直炸锅了“要是她在,也许就是冠军!”这话没毛病,毕竟她身高、经验乃至技术都是国内最顶级的,缺了她,就像球队少了一根定海神针。折射出的问题也明显——主力出国磨练,进步了是好事,但若回不来助力,国家队确实吃亏。
最令人担心的是,明年三月世界杯预选赛一到,万一韩旭、李月汝都因出国比赛回不来,那可真就考验宫鲁鸣的“调度大法”了。看看球队现有的内线阵容,刘禹彤身高不是特突出但能打,只是遇到世界顶级的高塔,还有点够不着;张子宇有身高,但国际赛经验太浅了,放到抢篮板、斗身体的现场,那些老油条一上场她还没来得及反应;陈明伶的体格和身板都稍微薄弱点,拼对抗不占优势。这感觉就像家里的老厨师出去进修了,新手们临时串场,锅还没热就得上大菜——谁都知道风险不小。
中国女篮现在面临的,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手问题,而是底层结构的青黄不接。新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和机会,他们带着朝气和希望,只是能不能在大赛前迅速补齐短板,真让人捏把汗。老将出国淘金固然对个人和未来发展有利,但在这个关键节点上,国家队的团结和成绩怎么权衡?数据摆在那里,中国女篮在亚锦赛里过往十年成绩平均能进前二,只有关键主力不在时,名次才会明显下滑。这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比分,更是一份对团队默契和信任的考验。
眼下,宫鲁鸣的压力确实不小。怎么整合资源、怎么激励新人、怎么在“人不齐”的时期打出气势,他要想的比我们还多。而球迷们,也在咬牙等待一个好消息,盼望着老将们能及时归队,新人们能在练兵中洗练成熟。篮球就是这样,有时候靠的是硬实力,有时候却更需要一股心气、一份凝聚力。看到这些姑娘们的拼搏,你会由衷希望她们能够冲破眼前的难关,在明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上杀出重围。
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